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一天的饮食,但跟中国父母相比,真是天壤之别。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,美国家庭会主动给孩子补钙,但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,还不许多吃糖。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,供大家阅览!
中国育儿知识一
1、中国家长爱逼孩子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,尤其体现在吃饭上。首先是让孩子多吃,不分青红皂白,使劲喂,只要孩子多吃就好,从一口一口喂,到稍大之后一勺一勺喂,再最后是一筷子一筷子喂。经常可见爷爷奶奶端着碗,四处追赶孙儿喊叫着喂一口饭。
就是到现在,仍有绝大多数父母会利用中午哪怕只有一个钟头的时间,穿人山过车海,赶回家去给孩子做顿中午饭。当然,除了多吃,还要吃好,父母可以挨饿,但孩子碗里肉一口都不能少。能看着孩子咂嘴吃香,父母心里更是甜如蜜糖。
2、美国孩子吃什么自己决定美国的家长也关心孩子一天的饮食,但跟中国父母相比,真是天壤之别。美国人从不硬逼孩子多吃饭,受教育程度高的美国家庭,会主动给孩子补钙,但严禁孩子喝可口可乐等软饮料,还不许多吃糖。不同的是,美国孩子从能够拿得动勺子那一天起,就开始自己吃饭了,即使弄得满脸满身,家长也不会去管。
而且,美国孩子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,每天中午就在学校吃午饭,家庭贫穷的学生可以在学校领免费午餐。孩子在学校想吃什么不想吃什么,都是自己决定,家长看不见也不知道。中产阶级的孩子会带饭到学校,大多数是一片三明治,一瓶果汁再加一块甜点。孩子怎么吃,吃了多少,又丢掉多少,家长一无所知。
美国家长把孩子当做跟自己平等的人,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。美国孩子吃饭,自己说吃饱了,就可以立即放下刀叉,甚至离开饭桌。美国家长不会在孩子说吃饱后,还连哄带骗的逼孩子多吃几口才许离桌。
3、“喂饭”体现中美教育观念差异美国人在吃饭这件事上的态度和作法,体现了美国儿童教育学的一个核心目标:培养孩子独立思维的能力。孩子吃饭,必须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,不喜欢吃什么,或者自己是否吃饱。美国家长相信,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生活,不管现在还是将来,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。所以必须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。
与此相反,中国家长则认为孩子年纪尚小,缺乏生活经验,没有能力做出正确选择,所以父母必须替孩子做决定。比如孩子们不喜欢吃青菜,那大人肯定会逼着他们吃;孩子才吃一碗饭,大人就一定要逼他们再多吃。
4、中美家长教育方式的结果大不同在这样两种不同生活环境里,美国孩子可能免不了经常挨饿,中国孩子从早到晚肚子都饱饱的。美国孩子从小懂得,自己应该决定要什么,不要什么,是饥还是饱;中国孩子从小明白,大人知道的事情比小孩子多,所以时时处处要听大人话。美国孩子从小有什么说什么,不想吃就说不吃,吃饱了就说吃饱了,他们有充分的自信,也能得到父母的信任;中国的孩子从小明白,自己说什么也不会被信任,时时刻刻要等待大人的命令。每天都要讨好大人,不喜欢吃也说真好吃,吃饱了也说还要吃。
结果,长不管孩子吃什么,饱不饱,却严格管教孩子的吃相。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拿刀叉把排骨、鸡鸭、鱼虾之类在盘中剥净,只叉肉或虾仁,而且剥离肉和骨头时还不能在瓷盘上切出声响,一旦“砰”的一刀切到盘子上,父母就瞪起眼睛,孩子必须赶紧道歉。
中国家长讲实惠,注重孩子吃什么,吃多少,一般对吃相不太在意。大人小孩,吃得热热闹闹,咂嘴吸汤,剔牙打嗝,十分尽情尽兴。美国孩子长大后注重仪态修养,尊重他人;中国孩子长大后讲究自我,看重己欲。
中国育儿知识二
误区一:右脑开发,大脑还有90%需要开发
纠错:“右脑开发”是个伪命题,幼儿的左右脑是同步发展的
“右脑开发”近些年很是时髦,可科学上根本没有“右脑开发”这个事情。我最近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破除“右脑开发”的谬论。在上面的视频中,我也主要聊了这个事情。
幼儿的脑是同步发展的,没有右脑先启动再带动左脑的任何证据。脑的可塑性比我们想象的大:就算孩子幼时脑有损伤,通常正常的那边脑也会把受伤的那边脑的功能接收过来处理;即便是成年后才受伤,复健仍有相当的成效。
在解剖学上,两只眼睛的左半部投射出去是右视野,右视野到左脑;两只眼睛的右半部投射出去是左视野,左视野到右脑。并非右眼到左脑,左眼到右脑。所以叫孩子遮盖一只眼去启发另一边脑完全是无稽之谈。但是直到现在还有人叫孩子用左手写字、盖住右眼来启发右脑,完全不了解大脑是个合作无间的脑,只要中间的桥——胼胝体没有被剪断,信息的交换就是快速无碍的。
左手只能锻炼左手,无法锻炼右脑。
左手只能锻炼左手,无法锻炼右脑。
现在,还有不少人打着“科学”的招牌,围绕大脑来设骗局。很多人被告知,人的大脑只利用了10%,其他的90%有待开发。在科学上,到底有没有“只用到10%的大脑,还有90%的潜能可以开发”这回事呢?
要反驳这个谬论非常简单,因为脑造影的研究与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直接看到这个人在思考、记忆、说话、听音乐时大脑的工作情形了。实验发现,盲人在摸读盲文点字时,他的视觉皮质被触觉召唤过去用了。如果把正常人的眼睛蒙住5天,他的视觉皮质就会开始改变,去做听觉、触觉方面的事。所以,大脑怎么可能放任其余90%不做事呢?
人的大脑重约三磅,占我们体重的2%,却用到我们身体20%的能源。当它用到十倍的能量时,它是不可能只有10%在工作,而听任其余的90%闲着没事干的。
大脑的神经是“用进废退”的,常用的区块也会因此而增大,长久不用的地方会被挪作他用。最重要的是,大脑不是颐养冗员的地方。所以,绝对没有“只用到10%的大脑”这回事。
绝对没有“只用到10%的大脑”这回事。
误区二:抢跑,不要输在起跑线上
纠错:起跑早晚都能赢
不少家长们被诱导,产生一种普遍的共识:学习上的事越早越好。尤其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已“领先”一步了,生怕自己的孩子起跑晚了输掉人生,对不住孩子,所以趋之若鹜。
其实,在神经学上没有“输在起跑线上”这回事,实验已找到终身学习的神经机制。
虽然目前并不知道人类大脑的海马回每天有多少新细胞诞生,但是从对成年老鼠的实验中知道,每天有5000~10000个新细胞出生。所以我们不必担心“老狗不能学新把戏”,我们终身都可以学习。很重要的一点是,假如这只成年老鼠努力学习新的东西,那么它大脑中新生神经元的寿命就比较长,存留的细胞就越多。所以,越是要求思考的作业,越能产生新细胞;大脑中保留的新神经元越多,他的学习成绩也就越好。
所以家长真的不要让孩子在起跑线上争先后,人生好似马拉松,起跑早晚都可能赢。你若在孩子早期给他超过年龄能够承受的压力,反倒容易导致孩子早早对很多东西失去兴趣和欲望,可谓得不偿失。
起跑早晚都能赢。
误区三:认为只有学习成绩好才能成功
纠错:不要迷信智力开发,而要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、想象力及创造力
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都不是绝顶聪明的人,但都是能利用别人长处的人,也就是能靠领袖魅力创造出一番事业的人。相信很多人看《三国演义》时都会觉得刘备很窝囊,他的天下是“哭”出来的,但是他的领袖魅力使关公、张飞愿为他卖命打天下。他能知人善任,用诸葛亮为他治蜀,终于使他成为三分天下的一霸。再看曹操,他的聪明才智远不及杨修,连曹操自己都曾说过“吾智不及汝,乃觉三十里”,但是杨修最后还是死于曹操之手。所以聪明不等于成功。
一个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人,但是他一定有某些人格特质是其他成功的人士所共有的。例如毅力、领袖能力等。所以父母不要迷信智力开发,应该把孩子读各种补习班的时间用来玩游戏,去培养他的群体生活智慧、想象力及创造力。
千百万年来,婴儿都是在最自然的环境中生长,眼睛看到的是他将来要生活的环境,耳朵听到的是他将来要讲的语言。当他有健全的心智、快乐的人生观时,任何挑战他都能面对,我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过来的,他们留给我们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宝藏。
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,最佳的营养是安全感,最好的刺激是父母的陪伴。有了这些条件,不必整天送孩子去上补习班或才艺班,他的大脑也会健全地发展。
孩子的大脑发展最适合的地方是温馨的家庭。
误区四:学英语越早越好
纠错:学英语不需要太焦虑,第二语言没有关键期
孩子什么时候学英语最好?很长时间里,媒体都在热烈讨论幼儿全美语学习的问题,大部分家长主张越早学习越好,担心孩子错过学外语的关键期,以后说英语有口音。有些家长虽不见得赞同,但是看到别人都这样做了,怕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,也不得不跟进。
母语的学习的确有所谓的“关键期”,愈早愈好。但第二语言的学习到现在还没有看到支持关键期的证据。
一般来说,第一语言都在左脑处理,第二语言就转到右脑去了,而且左脑活化的强度比右脑弱。现在的研究都发现,第二语言的大脑处理位置,不是与他学习的年龄有关,而是与他使用这个语言的精纯度有关。
以目前所有的研究看来,母语的学习是有敏感期的,技能的学习,如运动、乐器、舞蹈等也有敏感期。敏感期的早晚,目前并无定论,大部分认为在青春期之前。但是第二语言的学习并没有敏感期。因为第一语言已把大脑中学习语言的机制启动了,只有学得好不好的区别,没有前面所说的学不会的问题了。亚都饭店严长寿总裁,他没读过大学,没专门学过英语,后来通过自学和工作中的应用,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。
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。父母大可不必急着把还不会走路的孩子送去美语补习班,童年最重要的是游戏,不是上课。
童年最重要的是游戏,不是上课。
误区五:学前强迫孩子认字
纠错:真正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不是认字,而是心理词汇
有研究发现,在学前被强迫认字的孩子,初入学时会表现得优于其他人。到小学二年级时,在学校的表现跟其他小朋友差不多,但是在学习的态度上却有显著不同,他们比较被动,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。再往后,往往状态更不如意。
因此中文学习不只是认字,更重要的是建立心理词汇,而这个词汇是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对话,回答孩子无数的问题时不知不觉建立起来的。这就是为什么要阅读给孩子听的原因。还要鼓励他提问题,让他打断故事,因为读书的目的本来就是在建立心理词汇。通过任何方式建立都可以,不一定只从书本上得到。但太早或过分地驱策孩子反而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。
评论(0)